2月6日,文旅部發布通知,決定向旅行社暫退部分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,暫退標準為現有繳納數額的80%。此前,北京也出臺“16條”,提出“對經營規范、信譽良好的旅行社,全額退還質量保證金,待疫情結束后再適時重新繳納”。
此次疫情,給我國近4萬家旅行社的經營按下暫停鍵。已有訂單退了,春節旺季沒了,今年旅行社行業的業績下滑幾乎已成必然。
歷史經驗可以參考,暴發SARS的2003年,全國旅行社旅游收入比2002年減少8.57%、利潤減少98.16%。更嚴重的是,房租、工資等卻是剛性支出,行業普遍面臨現金斷流風險。值此危急關頭,暫退部分保證金無異于一場及時雨,將緩解旅行社的壓力,使之得以喘息,繼續尋找生存發展的時間和空間。
相比2003年SARS期間類似做法,此次政策力度更大:從暫退標準看,為現有繳納數額的80%,2003年時入出境旅行社退返比例沒有超過70%——按當年的退返標準,只經營入境游業務的國際旅行社,退還40萬元(原保證金60萬元)。同時經營出境游業務的國際旅行社,退還100萬元(原保證金160萬元)。企業使用時間長至兩年,也超過當時的1年半。
文旅部門的及時支持,是全國集中力量共克時艱的縮影。當前情勢下,自救、他救和救他一個不能少,政策挖潛、內部挖潛和外部挖潛都要用上。北京、上海等地出臺的扶助措施,相當部分聚焦旅游業,很有針對性。比如,北京明確提出,對于旅游、住宿、會展、冰雪體育等受影響較大的企業,可將疫情影響期間應繳社保費征收期延長至7月底。
2019年,中國旅游業總收入達到6.5萬億元,包括旅行社在內的旅游業吸納了大量就業人口,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不可忽視的地位。暫返保證金政策的出臺,給旅游業帶來了暖意,而保障旅游業的穩定,也有利于合力抗擊疫情的全面勝利。